白血病靶向药物治疗比拼 中国PK德国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肿瘤,起因于造血干细胞分化障碍增殖失控等机制,在骨髓中无限增殖积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同时抑制自身正常造血功能。
白血病按照起病的急缓分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发展迅速,病程一般持续数月;慢性白血病发展缓慢,病程大都数年。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中国各型白血病的发病率依次为AML>ALL>CML>CLL。
疾病名称 | 中国发病率 |
---|---|
AML | 1.60(10万) |
ALL | 0.65(10万) |
CML | 0.4-0.55(10万) |
CLL | 0.25(10万) |
对比中国和德国AML临床诊治指南,截止2018年初,AML靶向药物治疗在中国的临床应用还处于空白,中国AML患者还只能停滞在相对古老的联合化疗阶段,这种手段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生存期等各种指标表现平平,疗效堪忧。2018年10月份纳入中国抗癌药医保报销目录的17种新抗癌药只有寥寥几种适用于血液肿瘤,针对AML的药物依然为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在中国的临床治疗手段急需更新。
虽然以上两种靶向药正在经历EMA的最后审批阶段,但相信在2018年内能够获得上市批准并于临床运用,为更多白血病的患者带来新生。
总体来讲,相比于国内AML零靶向药物的停滞状态,欧美的靶向治疗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最近两年新成果新药物的井喷式发展,这些不仅得益于欧美先进的肿瘤基础医学研究,更得益于他们的医药研发审批体制的灵活多变。
徳美克为德国权威血液肿瘤医院官方授权医院,通过徳美克的努力希望可以让每一位来自中国的患者都享受到当前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治疗方案。通过我们的努力延长患者生存期,始终是徳美克在癌症服务领域的信条。
截止当前化疗始终是ALL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靶向治疗是部分具有特殊靶点患者的治疗选择,是近年来对于传统化疗手段的完好补充,让ALL患者得到更好的生存期,特别是针对儿童患者,100%的治愈率始终是前沿科研工作者的终极目标。早期获批的ALL小分子靶向药物主要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主,包括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泊那替尼等。近几年开发的单抗药物、细胞治疗药物在成人ALL治疗中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目前诱导缓解化疗中加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经成为Ph阳性ALL患者诱导化疗的黄金标准,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泊那替尼这一二三代TKI抑制剂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均超过让人瞩目的90%。
最近几年抗体药物、细胞治疗药物用于ALL也有了长足发展。Blinatumomab是FDA/EMA批准的首个双特异性抗体,相比单纯化疗药物,中位生存时间延长了近一倍(7.7个月 VS 4个月),且临床缓解率更高(34% vs 16%)。
辉瑞/UCB的inotuzumab ozogamicin是靶向CD2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根据INO-VATE 1022的试验结果,与标准化疗方案相比不仅完全缓解率显著提高(80.7% vs29.4%),同时也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中位PFS:5.0个月 vs. 1.8个月)。
纵观目前所有中国上市的白血病靶向药品,只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Nilotinib),此外还有CD20单抗,比如利妥昔单抗 (Rituximab)。而其他众多欧美已经上市的有效延长生存时间的靶向药物在国内还是空白,尽管2018年国家已经加大审批各种有效进口药物的力度,不过相信与欧美有效药物的上市时间始终会有不小于2-5年的时间差,而这些时间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而言真的就意味着生命。
本文为德美克原创文章,转摘请注明出处
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是德美克Deumik医疗咨询公司是VIP合作医院,如需以上治疗方法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如适应症及其治疗费用等,请联系德美克Deumik的专业咨询顾问。